新闻动态Position

你的位置:(江南) > 新闻动态 > 老祖宗留下的一个古方,胆囊息肉患者一定收好,只发这一次!

老祖宗留下的一个古方,胆囊息肉患者一定收好,只发这一次!

发布日期:2025-11-19 21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治胆囊息肉四十多年,我发现不少患者,尤其是反复长息肉的,病根都在“寒热错杂,胆胃不和”。这类人,既有口苦、胁胀、舌苔黄的“热”象,又常有胃脘怕凉、吃生冷不适、大便时稀的“寒”象。这种胆囊息肉的病机特别复杂,只清湿热容易伤胃阳,只温中又怕反助胆热。难道治疗这类胆囊息肉没有好办法吗?

《伤寒论》中就有个妙方,半夏泻心汤。它原本是治疗心下痞满的,但用它来调治寒热错杂型的胆囊息肉,随症加减经常有非常显著的效果。

首先先了解一下这个方子,整方的核心在于“辛开苦降”。半夏辛温,调和胃腑,燥湿化痰;干姜辛热,温中散寒,振奋脾阳。这两味辛温药,能开郁结、散寒凝。黄芩、黄连苦寒,清泄胆胃郁热,燥湿解毒,能降逆气、泻火热。四味药共同作用,能把脾胃肝胆这些中焦脏器的寒热错杂、气机郁滞的状态给破开。最后党参、大枣、甘草甘温益气,补益脾胃,防止苦寒伤胃。整个方子寒热并用,攻补兼施,重在调和。

针对胆囊息肉的病机和特点,我经常在此方基础上化裁。胆囊息肉本质是痰瘀互结,所以添枳实破气消积,莪术破血行气、消癥散结。这两味药药效强、攻伐猛,专克息肉。胆腑湿热比较严重的,加茵陈增强利胆退黄的力道。瘀血明显的,配姜黄活血行气。

方子整体思路的关键在于,不单纯清热,也不注重温补,而是调和胆胃、平调寒热,恢复中焦气化。气机顺畅,寒热各归其位了,痰湿瘀血失去胶结的环境,息肉就无处生根。尤其针对那些既口苦、胁胀、苔黄这类胆腑湿热的患者,又有胃怕凉、食冷不适、病程较长、息肉反复的胃寒型的患者。所以中医不怕息肉寒热错杂难调治,就怕患者自己乱用药,再和大家强调一遍,每个人体质病情不同,用药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,不可擅自用药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(江南)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